最新网址:www.00sw.cc

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|手机阅读

00书屋 -> 穿越小说 -> 独行者的修行记-> 第十三节 大学之处——智慧所隐
换源:

第十三节 大学之处——智慧所隐

上一章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章

      大学的意义,上过的也没有怎么想,没上过的基本上认为没有用,因为不能立竿见影,见过很多书呆子,认为完全浪费时间。有机会应该懂得珍惜,但是在那个年龄却是逆反的状态,所以能真正懂得其中意义,已经是多年以后的事情,轮到自己的儿女,却仍是自己无从教育,只知道,要上大学,可是真正其中的意义却又无法表达。

毕业之后,我懂得了我认为大学的意义:在大学里应该思考自己今后的人生处世的准则,个人的特性。

职场有职场的法则,但我们不能因为它们,而使自己趋同,我们应该有我们自己的准则。

大学应该努力寻找于今后人生有意义的事情,使今后的人生不再迷茫(可能有些夸大,但是至少两到三年以内不要迷茫,我们就是在不断修正自我的道路上前行),追逐有价值的的东西。前半生一半已经过去,(25—30)后半生难道还要想前半生一样迷失?

勇于试错,至少输得起,一切都值得。

个人认为大学是智慧的藏匿之处,在大学你找到了就找到了,找不到也无所谓。毕竟它不像吃睡,是必需品。智慧并非人人所得,但思考选择却是先天之道。这是我所说的,至今我还没有看到类似大家之言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,或许还是自己的书读得太少,知识陋浅,了解甚少,哪天会不期而遇的。

高中以前所学的知识只能称作是知识,这是基础。在我的印象之中,高中老师仅就知识讲知识,并没有涉及其他的,唯独政治老师在讲哲学时候明确涉及到了一种思维方式,哲学辩证思维。大学学得也是知识,某一学科领域的知识,而整个大学所学就是一个知识体系,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。

初中懵懂,高中智识,大学就是走向独立的开始。为何大学就是独立的开始?有人认为自己可以在外生活,那就是独立,高中自己住校也是一种独立。这里的独立是一种无形的独立,可以自我选择,在涉及到自己未来的人生,本我开始规划自我所拥有的时间,时间安排不再受父母的监督。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,开始渐渐根据所需选择某些东西,很多事情的决定权在自己的手里。大学毕业的选择就是自己在大学中的一次重大选择,我们会选择考研,工作等,都是自己做出来的。

我不敢说每个人在大学中都应该得到某些东西,才是真正没有虚度大学,我也不敢说某个人度过的大学就是标准大学。大学归根到底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,每个人在这个平台从不同的角度获取价值。人脉,学识,认知等,我们总会有所得。

于我所想,其一在大学拥有独立的人格或者形成自己的价值观,世界观和人生观。更直白一些就是判断是非的标准,面对某些事情有一个普遍宏观的标准,面对人心,拥有自己的判断力。选择只有在符合自己大的价值观基础下,选择才是有意义的,很多事情自然也就不需要纠结。

其二解决事情的能力。面对人心,我们是怎样判断的?不知道,可以去图书馆查,或者其他渠道。比如“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,人焉瘦(藏)哉”《论语·为政》。你去看它的起点,再看它的经历,再看现在的结果。亦即你去看一个人的过错,就能知道是否仁义;过错之后的态度,不犯同样的错误。

其实更多的时候,我们的智慧就在于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职场上更多是知人和用人的态度。

《论语·子罕》中或许给了我们获得智慧更具体的方式:子绝四:毋意(主观臆断)毋必(必然期待结果)毋固(固执己见)毋我(自我为中心)“叩其两端,统筹全局”亦可用二字概括“中庸”

于丹曾经说过“智慧最大的智界在于自己心中通彻的透悟,而最终成就生命的欢欣。”也可以这样总结,通过所学的智识和经验加上自己的实践经过思考所获得的就是智慧。内外结合,内在所悟加上外在所学成就快乐人生。

我无法说中国教育体制是否正确,但目前来看,是最好的。大学也即将是普遍教育,大学是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过渡吧!有时感叹人生只有一次,只能体验一种生活方式,而且又没有前世记忆,所以说每个人走过的路都是独一无二的,你不会知道,也不必羡慕。

伟大的科学家巴斯特说过:“在图书馆和实验室能找到平静。”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