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00sw.cc
加入书架
| 推荐本书
| 返回书页|手机阅读
00书屋 -> 历史小说 -> 三国:我成了亡国公主的榜一大哥-> 第18章 登台辩经
换源:
第18章 登台辩经
- 辩经台下,见步骘如此,严畯这才长舒了一口气,刚才憋得通红的脸色终于舒缓了下来。
他面有喜色对子瑜说到:“子山输了啊!”
子瑜:……
严畯完美演绎了什么叫做幸灾乐祸,什么叫‘既怕兄弟生活苦,又怕兄弟开路虎’。
三人在城中游览,走到辩经台这里,严畯忍不住登台辩经。
结果可想而知。
步骘不甘寂寞,索性也登台辩经,结果嘛……
从步骘颤抖的双手和死灰一片的脸色就能看出结果了。
果然,辩经台上,步骘似乎还想说什么,可是张了张嘴终究是没有说出来。
他颓然的站起身来,冲对方稽首之后走下辩经台。
“子瑜不准备登台一辩?”
很显然,步骘虽然输了,可是心中并不服输。
严畯也是满眼期待的看着子瑜:“子瑜何不登台!”
面对两人的期待,子瑜却只是摇了摇头。
他的确不准备登台辩论,主要是没兴趣。
而且刚才子瑜在台下听了许久,说句心里话,严畯和步骘输得不怨。
但并不是输在法理上,而是输在知己不知彼。
两人自小学习儒家典籍,对佛门教义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而已。
反观对方,不但佛法纯熟,对儒家典籍也是信手拈来。
更何况,佛门自古以来都极为擅长辩经,没有传入大汉以来就在天竺和200多个宗教进行辩经,并且在辩经之中最终胜出。
天竺的辩经可不是双方辩论那么简单,而是两派之间的生死对决。
一般由国王来主持,而一旦失败,只有两个选择:要么皈依对方,要么挥刀割舌甚至自尽!
佛门本来就靠辩经这个手艺吃饭和生存的,普通人如何赢得过他们。
见子瑜没有登台辩经的想法,严畯和步骘相视一眼,默契一笑。
“不辩也罢,走,咱们找个酒肆喝两杯。”
这倒是正合子瑜的意。
大难不死,是应该喝两杯庆贺一下。
看着三人离去,祖茂顿时着急了。
“主公,这……公子没有去辩经啊。”
孙尚香看完吴书之后就带着祖茂悄悄潜入这里等待时机。
虽然感觉很不可思议,而且也不知道‘辩经’和诛杀笮融有什么关系,但吴书还没有出过错。
而事实也的确如此,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子瑜三人。
祖茂本以为严畯和步骘辩经输了之后子瑜就会亲自登台,可是三人竟然走了。
孙尚香却丝毫不着急。
“酒肆!”孙尚香立刻想起了子瑜喝醉酒之后的样子:“莫要着急,且等阿哥喝完酒再说。”
喝完酒?
祖茂更加疑惑了,这辩经他虽然不懂,但也知道保持清醒的头脑才是最主要的。
喝完酒还怎么辩经啊。
祖茂很快就见识到了喝完酒之后子瑜的战斗力。
“为僧者,万缘都罢;了性者,诸法皆空!故,当弃三毒。”
台上讲经者话音刚落,子瑜手持酒壶晃晃悠悠的向着台上走去。
可还没等子瑜登台,两名沙弥就走上前来拦住:“你这醉汉,休要来此撒野!”
子瑜冷笑一声,没有理会两名沙弥,而是醉眼惺忪的看向台上的禅师。
“禅师以为吾乃何人?”
禅师眉头皱起,颇有些不耐烦:“醉酒之人。”
“我观禅师为佛,为何禅师观我为醉汉?”
“心中有佛,目之所及皆为佛,心中无佛,目之所及皆为外相,禅师你着相了。”
子瑜话音刚落,台上禅师一愣,伸手指着子瑜就想反驳,可是话到嘴边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反驳,以至于憋得面色通红,浑身颤抖。
台下,看到这一幕,严畯和步骘脸上都露出享受的表情来。
原来自己刚才在台上就是这般模样啊。
两人知道子瑜酒后擅辩,可是没想到还没登上台,就已经将对方辩得哑口无言了。
不止两人,台下其他士族此时也不由得露出不屑之色来。
他们本以为佛法有多玄奥,未曾想如此不堪一击,比之诸子百家可差远了。
诸子百家固然没落了,但好歹也曾有过百家争鸣的盛况。
子瑜摇了摇头,有些意犹未尽。
太稚嫩了啊。
现在的汉传佛教还太稚嫩了。
距离白马驮经才过去120余年,所译佛经还不到十部,理论知识相当匮乏,连自己这么简单的诘难都应付不了。
子瑜也不准备继续欺负人了,转身就要离去。
“居士且慢!”就在此时,一道声音响起。
子瑜晃晃悠悠的回头看去,正看到一名五十岁左右的禅师从九镜塔中走了出来。
现在的和尚和以后的和尚还是由很大区别的。
最大的区别就是没有剃度。
因为东汉律法规定,汉人不可剃度出家。
“劣徒佛理肤浅,不足以和居士辩经,居士可登台与贫僧辩经。”
当然不可能让子瑜就这么走了。
这场声势浩大的浴佛节,就是为了展示佛法的玄妙。
让子瑜就这么走了,他们佛门岂不是成了笑话。
子瑜也不拒绝,正好他还有些意犹未尽,小的不禁打,看看老的怎么样。
“观居士刚才之言,深明佛理,定是博览我佛真经。”
一句简简单单的开场白,既夸了子瑜,又点明‘因为博览佛经,所以才能辩赢一场’。
对方的小心思自然瞒不过子瑜。
原本子瑜还有些不太好意思欺负对方,既然对方如此,那就别怪自己了。
“何谓真经?”子瑜仰头喝了一口酒,直接问道。
“自然是佛门经典,由经、律、论三者组成,经为释迦摩尼佛亲口所言汇集之法本;律为佛门戒条;论为佛陀弟子研习佛经之后的心得。”
不假思索,对答如流。
听到他的回答,台下的士族们都是微微点头。
心中对佛法多了一些好感。
因为佛门的经、律、论组成太像儒家典籍了。
儒家典籍分:经、史、子、集。
听上去就很正规的样子。
这正是佛门的聪明之处,自从白马驮经以来,佛门一直在努力向儒家靠拢。
自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,儒家思想就成了中原正统思想。
佛门根本不敢和儒家正面硬碰硬。
所以,佛门尽可能往儒家身上靠拢。
等到了宋朝,更是有人试图打通儒、释两道,并且提出了‘心同迹异’的理论。
说儒释两家本心是相同的,只是外在表现形式不同。
结果被韩愈、范缜、陆九渊等人痛斥,这才作罢。
“真经何用?”子瑜继续问道。
“自然是为了明我佛真意,修无上正果。”
“如何修?”子瑜三问。
“当放下执念,明心见性,得无上智慧!”
三问三答。
子瑜仰天大笑:“痴儿!痴儿!!痴儿!!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