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00sw.cc
加入书架
| 推荐本书
| 返回书页|手机阅读
00书屋 -> 历史小说 -> 三国之驱虎吞狼-> 第二十四章:往辽东去
换源:
第二十四章:往辽东去
- 为了掩饰尴尬,刘善连忙让蹇硕把大地图拿了出来。这是刘善到雁门后,凭借现有的地图和自己的记忆,努力恢复画出的一个中国版图。
“先生且看,本王的封地在北海郡。此地气候宜人,农业发达。春秋战国时隶属于齐国。经济也高度发达。也因此,本王推断未来的很多年,无论关内发生怎样的叛乱,此地都掀不起大的波澜。它的东面就是一片汪洋大海。西边是巍峨的泰山。中原若有人防备于我,只需在泰山一带驻扎一只重兵,即可把我等隔绝于外。”
说完北海,刘善又指着雁门说道:“现在我们身居雁门,此地自古以来都是一座雄关,是我们抵御草原的一道封锁线。地处边缘,常年遭受草原的侵扰,要论发展,也是机会渺茫。”
“这两地间隔800多里,无论是输送物资,还是调兵遣将,都谈不上特别的方便。若有人刻意阻挠,北海或者雁门,都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”
“先生之策,在于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。此而地,虽然可以掩人耳目,但并不能达到高筑墙的效果。若真的凭借泰山高筑墙,那就只能故步自封了。”
徐庶看了看刘善,知晓自己准备追随的这名皇子所图非小,内心也澎湃了起来。
“殿下,觉得此地如何?”徐庶的手指向了辽东半岛。
刘善看着徐庶,内心越发觉得这哥们也是穿越来的。自己知道后世东北三省是大粮仓,可以着重发展农业和经济。徐庶是怎么意识到的?整个三国时期,辽东半岛都属于戍边和打酱油的角色。从来没听说那位大能会看重此地。徐庶为何推荐此地?
其实刘善也是多虑,依照现在天下的局势和刘善的处境,只能一直在边境和异族打仗,不去参加中原的变更和纷争,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自己的存在感,闷声发展。同时通过抵御异族,在中原士子中刷好感,以达到最好的效果。在这种前提下,往南去是肯定不可能了。也不能往东或者往西一直卡在边境线上,万一真被异族给灭了,就更是笑话了。总揽全局,能够让自己脱离中原,又还属于汉朝势力范围的,也就剩下辽东半岛了。
“殿下且看,我们身处雁门,以铁矿、煤矿、雁门,三地互联为基础,修路立寨,建立一座超级要塞。要塞往西是一片草原,可以建立我们的牧场,通过不断的戍边,于鲜卑,匈奴作战等方式,练就一只强大的骑兵。”
“我们要发展,雁门就只能是我们的练兵之地,我们还需要数量庞大的粮食和金钱。属下纵观地图,只觉得此地最适合殿下发展。待骑兵练成之后,我们可以沿着雁门、平城、上谷、渔阳、辽西到辽东开辟一条运兵通道。而北海郡,更是可以往西,通过海运直达辽东。此三地便可如雁门的规划一般,建立起一个大的三地互联供应链。赵吕二将草原之行,平定了休屠之乱,殿下便是打出了威名,然后向朝廷讨要辽东太守,就能够掌握辽东4郡,约100万人口。我等只需养民富民,让这里的百姓安稳富庶起来,便足以凑出十万大军甚至二十万大军为殿下所用。届时,以辽东为基,雁门为练兵之地,北海为纳供之地。此三地之能,必能让我主于短期内积累起足够强大的实力逐鹿中原。”
“徐庶好计谋啊,以东北为根基,既能从战略上示弱与敌,又能从战术上不停的壮大自己。”刘善欣慰的想道。“辽东苦寒,耕地开发不好,冬季取暖不足。此问题再这个时代几乎是无解的,可是在自己的手中,却不再是什么难题。炉子,羊毛,棉花,羽绒,即使在汉代都不算是什么稀罕玩意。缺乏的仅仅是先进的工艺技术以及超前的认知罢了。如果能够流水线的去制作铸铁炉子,然后再生产蜂窝煤,取暖的问题迎刃而解。再尝试漂洗羊毛,纺织成布,仅仅是一个羊毛背心,就能够抵御绝大部分风寒。再找人往西域去,寻找棉花,大范围种植。即使棉花一时半会没法到手,可是多养鸡鸭鹅,取羽毛制作外衣和绒被,却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。再寻找工匠钻研更为先进的犁和铁锹。”
刘善也不再自己臆想,毕竟徐庶还在看着自己。忙开口说道:“依先生之言,我们需要多久的时间发展呢?”
“只需3载。”
三年时间,理应正是18路诸侯讨董的时候。
“先生既已定策。我们便如此发展。目前我们要解决的,依旧是休屠犯边之事。出京之前本王对此一无所知。即使与并州城调遣丁原之兵马时,依旧未曾发觉此事。一路的灾民,本王都以为是黄巾所祸。既然是异族犯边,我这个护国大将军,自然应该首当其冲。所以接下来,雁门郡内之事,本王需要全权委托先生。”
“主公严重了,为主公分忧乃属下之责。”徐庶拱手说道:“殿下接下来,准备入草原?”
“是,想要让这些人臣服,为我所用,为我喂马放羊,就必须是由我这个皇子来出面。”刘善笑着说道:“先生也不必惊忧,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,这个道理本王自是晓得。只是草原这步棋,既然在你我的策划中。有些危险,就是必须要承受的了。而且,吕赵二位将军的战况非常顺利。先生做好收拢流民的计划即可。一切按照我们商议的来。第一批粮食,北海和洛阳也即将运送过来。届时先生的压力,将是善的数倍。”
“草原之民皆屯于山谷之中,多建草庐,防范火灾。黄巾之难民,则多运输辽东。到了之后,便即刻安排开荒建厂。北海那边,让孔融多建海船,征召渔民,尽快打通齐鲁半岛与辽东的海运。其余的安排,蹇硕处都有记载。先生多做参考即可。”说着,刘善示意蹇硕去拿记录来。
“诺”
“先生,匈奴自汉宣之后,便为我汉庭戍边,虽然时有反叛,但是在基础民众里,从汉的心思还是有的。然北边的鲜卑,蠢蠢欲动久矣。雁门至辽东之路,并不好打通。此路,先生多费心了。”
说话间,蹇硕已经抱着一摞竹简回来。
“此竹简颇为不便,蔡侯纸又较为昂贵,本王在宫中也查了很多的古籍,已经编写了一套简化的方式,蹇硕正在安排人尝试。先生可紧盯一下这方面的事情。待纸张能够便民以后,相信会有更多的世家子弟,向我等而来。”
“殿下真大才也!”徐庶佩服的说道。
刘善为之语塞,徐庶在史书中记载,也不是个马屁精啊,今天都夸了自己多少句了。难道这也是因为自己皇子的身份?
徐庶已经翻看起了竹简:“技巧研发策、教学练兵策、利民发展策。这些全都是殿下所编写嘛?”
刘善点点头,竹简上所写其实非常的直白,技巧研发策就是说了说中国大概哪里都有什么矿,可以怎么开发,各种金属可以合练,尝试看是否可以炼制出更结实的武器。举例说了马镫马鞍等发明。也胡诌了一些春秋战国的典故作为借口。练兵教学,就是讲后世军队的队列之法,学校教学的方法等等,举例说了学校应该怎么教,怎么分类。利民发展,更是像少儿百科全书一般,写了一些粗略的,比如手套怎么制作,羊毛怎么漂洗去味,怎么烧煤取暖更暖和安全,春耕秋种施肥等等。
“先生,善在宫中的时候,如履薄冰,每天的行踪都会有人监视。所以也不敢过于好学,只能看一些旁门左道的藏书。但是久而久之,也发现其中有很多可以去尝试,可以去辩证的事情。便从中摘抄有用的典故和示例整理编辑。以便之后所用。离开洛阳的路上,本王便一直思考之后的发展之策,越想越乱,便让蹇硕研磨,本王书写,一路数十天,整理了非常多,进了雁门后,便花时间进行了整理。”
“其中技巧研发篇,当为目前重中之重。之前跟先生提起的火雷,无比迅速投入试验。此战对休屠王,善能否全身而退,都要仰仗此物了。另外,先生切不可被这些书简所掣肘,理当以人为本。善既然拜先生为长史,自应全权支持先生之决策。多做尝试,不可故步自封。汉室将乱,善如何在此乱世立足,就全仰仗先生了!”说罢,刘善对着徐庶长鞠一礼。
徐庶今天也是收到了不小的冲击,自己身为寒门子弟,从小遍访名师习得一身本领,苦于没有身世背景,一直投效无门。如今北上投奔同在困境中的二皇子,居然受到如此重用。关键是二皇子本身并非草包,各种思维想法甚是超前。完全符合自己的发展理念。又对自己各种恭敬看重。得此明主,实乃天公垂青。
“庶乃寒家子,投于殿下帐前不满一日,又身无寸功,殿下便以身家性命相拖,庶安敢不效死尔!”说完,扶起刘善,又连忙跪拜示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