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www.00sw.cc

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|手机阅读

00书屋 -> 科幻小说 -> 寻找未来家园-> 五,第二课(1)
换源:

五,第二课(1)

上一章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章

      按地球上的作息时间,余天明准时来到教室里,教室里已经是座无虚席,同学们的眼睛盯着发光的屏幕,等余天明开始他今天的课程,也是这年级的第二节课,听完了第一节之后,同学们都爱听余天明的课,所以一大早就来到教室抢占坐位,生怕来迟了就没有位置坐,其实位置是刚好够的,人数是提前按座位数来安排的。这节课的内容是讲宇届是如何形成的。

“同学们好”,余天明面向大家

“老师好”,声音洪亮齐整。

“第一节课,我们已经讲过了为什么要学习和了解宇届,也讲了宇届的基本情况,那么这节课再详细地讲一请,可能与上节课有重复的地方,请同学们耐心地听下去。万事该有始,万物亦有源,要想知道人类是哪里来的,就要知道地球是从哪里来的,要想知道地球是从哪里来的,就要知道太阳系是从哪来的,要知道太阳系是从哪里来的,就要知道银河系是从哪里来的,要知道银河系是从哪里来的,就要知道宇届是从哪里来的,宇届是我们目前所知最大的空间了。宇届的直经据测算有960亿光年,大得不可想象,这么大的一个空间,还充满着这么多物质,那宇届是如何产生的呢?”

“按基督教的说法,宇届是上帝创造的,上帝是永恒的,上帝创造了万物,按古代中国人的说法,宇届是由天和地组成的,天和地是原本就存在的,天地之间一片混浊,天和地都是四方的,在天地的边界有4根柱子支撑着。但根据十八到十九世纪科学家的观测,发现了星系的红移和微波背景辐射表明宇届是在不断膨胀成长的,所以科学家提出了大爆炸理论,就是宇届的诞生源于一次大爆炸,那是怎样的一次事件呢?大约138亿年前的某个时刻,我们现在所有能观测到的物质和能量,都聚集在一个比硬币还要小的区域里,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我们知道,物质和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,物质的最初形式是能量,随后,这个小区域又叫奇点,这个奇点以某种速度膨胀并被冷却,当温度下降到一亿倍太阳核心温度时,自然界的那些基本作用力开始出现,能量转化成了最基本的粒子夸克,基本粒子夸克自由地徜徉在能量的海洋中,接着整个宇届又膨胀到了太阳系那么大,夸克的运动和碰撞组合成了中子和质子,当宇届再膨胀了1000倍后,质子和中子开始组合成原子核,各种不同数量的质子中子对,组成了现在所有原始的物质的原子核,质子中子对少的原子核占了大多数,如氢,氦,氚,氘,氮等气体。以上所有过程都发生在大爆炸后一分钟内,此时的温度还是太高,原子核还是不能捕获电子。”

“那么质子和电子中的电荷是从哪里来的呢?”

“我们知道质子和中子都是基本粒子夸克组合而来的,夸克是由能量转化而来的,而能量的最基本的单位是能量子,光子就是一种能量子,能量子也有带正电子的能量子和带负电的能量子,还有不带电的能量子,光子就是一种中性的能量子,当正能量子组合在一起的时候,就变成了质子,电子是一种带负电的能量子组成的,质子带正电荷,容易和中子紧密结合起来,组合成密度很大和质量很高的原子核,而整个原子核是带正电的,具体的带电量和质量的大小你们在物理学里会学到。此时,原子核和电子的状态是分离的,还没有组合成原子,因为此时的温度仍然过高,电子的运动速度过快,原子核还不捕获到电子,直到宇届持续膨胀了40多万年以后,宇届的尺寸达到了现在的千分之一大,电子被原子核捕获,一个电子被一个质子捕获,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原子,这种中性原子形成了气体云,这些云团慢慢演化成气态恒星。当宇届膨胀到现在的五分之一时,很多的恒星组成了年轻的星系。”

“当宇届的尺度达到现在的一半时,气态恒星在由于转动所产生的内聚力和高温的情况下,发生了原子核间的聚合反应,大量的能量从原子里释放,以光子的形式向外发射,原子核再组成合新的重核,于是大量重元素产生了,这些重的原子核吸收电子,新的大质量原子产生了,原子经过组合,很快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分子结构,随着恒星的爆发,将这些重元素抛出去,质量差不多的分子相聚成在一起,组成一个旋转的星球,同时旋转的星球吸附一些没有重组的气体分子,这些还在旋转的星体带着气体分子,由于质量和初始状态的不同,它们所以被甩到了大质量恒星的不同轨道上,加上球体的自转特性,所以自转和公转就形成了。绕恒星转动的星体被称为行星,同时没有跟行星聚合在一起的物质,被行星甩了出去,跑到了行星的不同的能量轨道上,变成了行星的卫星。”

“整个宇届变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:起本星系→本星系→星系→恒星→行星→卫星,其中恒星是发光发热的,恒星燃烧完后,可能变成白矮星,中子星,超新星,或黑洞。这是根据恒星的质量来决定的。一般说来,如果一颗恒星的质量大不到太阳质量的9倍,最终会形成白矮星,9-25个太阳质量左右的恒星会演化成超新星爆发,再最后塌缩为中子星,而约25个太阳质量之上的恒星会形成黑洞。白矮星顾名思义就是颜色是白色的,是因为恒星的质量和温度以及颜色的不同,低质量和中等质量的恒星最终会变成白矮星;中子星顾名思义就是星体是由中子构成的,电子和质子都飞出去了,星体变成非常坚硬。当质量超大的恒星收缩到某一临界半径时,其表面上的引力变成得超强,时空弯曲得厉害,当光线经过时被弯曲,绕着星体飞行,所以远处的观测者观测不到,被称之为黑洞。同时当其他的星体经过黑洞附近时,也会补吸附住,很难逃出黑洞的时空,最后被黑洞吞噬。在此过程中黑洞的质量变得越来越大。由恒星组成的星系一般都绕着一个质量巨大的黑洞旋转,比如太阳系是绕着银河系旋转的,但银河系的中心就是一个黑洞,被命名为Sgr A,也称为人马座,质量是太阳的400万倍,吸积盘暗淡,吸积盘的作用是黑洞在吸积其他星体物质形成的一个发光的盘状物,在室女座中心有一个黑洞,被命名为M87,则是一个贪婪的食客,质量是65亿倍的太阳的质量,它不仅有一个明亮的吸积盘,而且还喷射出明亮的快速的带电粒子流。在已知的天体中,质量最大的单体被命名为TON618,这是一个位于10亿光年外的超大质量黑洞,它的质量为660亿倍的太阳的质量,也只有超大质量黑洞可以成长到如此质量,因为它们可以不断地吞噬周围的物质而逐渐增加自身的质量。另一方面,恒星的质量不会无限地增长,最大的恒星的质量只有太阳的几百倍,远小于超大质量黑洞。根据目前的理论,最大的超大质量黑洞应该只是能成长到太阳质量的数百亿倍,超大质量黑洞是通过吞噬周围吸积盘中的物质而逐渐长大的。但质量增加到太阳的数百亿倍后,吸积盘中的气体云在黑洞的引力作用下,而坍缩成恒星,它们不会落入黑洞,所以黑洞的成长也会停滞。”

“很多星系不止一颗恒星,在很河系中,只有太阳系是一个恒星体系,如距离地球2.2光年的天蝎座中,其中最小的一颗恒星的质量只有地球的两倍,这也是科学目前发现的质量最小的恒星,被科学家命名为6GC,在这个恒星的附近,科学家找到了七颗绕它运行的行星,其中有三颗就位于“宜居带”,NGC6052星系距地球2.3亿光年,是由两个星系碰撞后组合而成。”

“同学们,人类是在太阳系中出现的,那么了解太阳系是我们首要的任务,认识太阳系也是我们认识宇届的开始,人类至今也没有离开过太阳系。太阳系也只是宇届中很渺小的一个星系。我们今天的任务是要走出太阳系,寻找人类的第二家园,我们的责任光荣而重大,艰巨而具有挑战性。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,银河系是本星系,直径20万光年,银河系呈旋翼状,大约有1000亿到4000亿颗恒星,含50个星系,只有仙女座星系和太阳系是最大的两个星系,其他星系都是矮星系,而银河系这个本星系群又属于室女座这个超本星系群,直径可达1亿光年。在室女座中心有个超大质量的黑洞M87,银河系就是围绕着这个黑洞旋转的,旋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一千亿年。旋转速度约为300公理每秒。”

“整个宇届只有138亿年的历史,银河系只是宇届中一个小点而已,银河系的历史只有100亿年,银河系绕室女座旋转还不到十分之一圈,在未来的30亿年里,银河系和仙女座会相撞融合,所以银河系永远也不会绕着室女座旋转一周。银河系的中心上下两侧有两个巨大的球状结构,它向四周延伸了数万光年,形状犹如气泡,人们将这个结构称为费米气泡。费米气泡是伽马射线流,在银河系形成之初就存在,只不过当时它的体积还很小,随着时间的推移,它不断地膨胀,用了100亿年的时光才到达今天的大小,科学家通过计算得出,费米气泡的膨胀速度为300万千米每小时。中国的神话故事中银河系中有一座桥,每年的七月七日,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。其实也真实地反应了费米气泡的存在。费米气泡形成的原因有两种:第一种解释是银河系中心的黑洞人马座A有关,当人马座附近的物质被人马座A的巨大吸引力吸附时,这些物质会以接近光速跑向表面,这个时候会产生漩涡状的磁场,同时会释放出大量的高能粒子流,这些粒子流向同一方向喷射,最终形成气泡结构;第二种可能性是费米气泡与超星星爆发有关,在银河系中心附近,随时都会有超星星爆发,一颗大质量的恒星在燃料耗尽后,会释放出大量的能量,这些能量撑出了一个巨大的气泡。”

飞卢小说,飞要你好看!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